药学教育学专业(1007Z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刘海泉发布时间:2022-07-01浏览次数:793

“药学教育学”是药学学科与教育学学科融合、交叉产生的二级学科。药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药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与各类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药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融合了药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需要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有较高要求,同时又需要对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特殊性有深刻的了解。药学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立足基本国情,依照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解决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中学科发展与各类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以促进药学学科健康持续发展,并提高各类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具有鲜明药学特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体系和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2.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规范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以及生命伦理等。

3.具有宽厚而系统的高等教育学、公共管理学、药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应用教育学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现实问题和发展战略进行学术研究。

4.系统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制度、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历史及教育管理理论;能够掌握药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具有分析、评估、研究、解决学科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政策建议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具有计划、协调、组织、决策、跨团队合作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5.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外国语,并能阅读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二、培养年限

1.基本学制为3

研究生应在3年内完成学业,其中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时间不少于2年。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学习内容,在公开刊物发表符合学校提前毕业要求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达到硕士水平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研究生在校时间不得少于2年。同等学力者不能申请提前毕业。

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计划,须提前3个月由研究生提出申请,导师同意,并填写《研究生延期毕业和论文答辩申请表》,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延期,不得擅自延期或先延期后报批,延长期间经费自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时间分配:

1学年内完成基础能力课程、方法学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技术技能课程的必修与选修学习。第23学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设计、查阅文献,结合开题报告进行中期考核并完成科研训练课程的学习,完成课题预实验并进入课题研究。第456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并完成论文撰写及毕业答辩工作。

 

三、培养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组由硕士生指导教师和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授或副教授及相当职称3-5人组成,根据培养方案,结合研究生个人特点、实验室培养条件及科研任务等实际情况,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对研究生进行分工指导。导师组的职责是:

1.进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等教育。

2.制定硕士生课程学习计划。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制定,一般在入学后两周内完成。

3.制定论文工作计划。一般在第2学期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包括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以及论文工作各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完成期限等。

4.督促检查培养计划的实施。

5.指导、检查硕士生的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并决定是否同意学生提交答辩申请。

 

四、研究方向

1、药学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

本研究方向基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药学教育的需求,依据教育内在规律和具体实践,对国家、区域以及高校内部的各级各类药学教育和学科发展进行前瞻性研究和规划。研究方向还包括药师政策研究、药学教育发展史研究。

2、药学教育管理

本研究方向将侧重药学教育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内外部关系,处理各方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工作,具体涉及药学教育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研究、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人格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领导行为、大学与相关利益者关系等方面研究。

3、药学教育评估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药学类学科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制度研究;药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评价研究、学生胜任能力标准和评价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包括形成性评价、标准化考试、临床考核标准和实践的研究。

4、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药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OBE”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整合式课程模式的研究与优化、PBLCBL等各类教学法在药学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教育技术在课程/实验的研究与应用、教师教学发展相关研究。

5、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本研究方向重点对国际药学联合会等学会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药学教育和学科建设动态进展进行研究,推动学历学位互认和国际认证相关研究。以教育研究为抓手,扩大国际间学术交流,促进国际药学人才培养合作,参与国际药学教育组织活动,为我国药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信息咨询。

6、药学教育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各类型、各层次药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医药产业链各岗位胜任力模型研究、医药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开发等。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核方式

 

I

II

 

基础能力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4

2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二选一)

17

1

 

考试

 

 

英语(2门)

51

3

 

考试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17

1

 

考试

 

方法学课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

34

2

 

考试/考查

 

 

医药统计分析与SPSS软件应用/医药政策与法规/医药管理数量分析(三选一)

34

2

 

考试/考查

 

专业核心课

 

高等教育学

51

3

 

考试/考查

 

 

高等教育管理学

51

3

 

考试/考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2

 

 

其他

 

科研训练课

 

药学教育专题研究

34

2

 

考试/考查

 

药学教育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

34

2

 

考试/考查

 

技术技能课

 

中国药学教育史

34

2

 

考试/考查

 

技术技能课

 

选修全校范围内课程

 

4

考试/考查

 

总学分

29

 

 

 

六、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学院(学科)、学校(或省级、国家级、国际机构)公开组织的学术会议(论坛)5次,以获取更多的科研资讯,拓宽知识领域。

硕士生以听会者身份参加的学术活动,考核要求为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1份,并附学术活动的通知。学术活动的考核由学院负责,学术活动考核相关材料需有导师签字认可。硕士生的学术活动考核在第5学期末完成并录入成绩,考核通过计2学分。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直接获得2学分:

1)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1次;

2)获得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优秀墙报奖。

学术活动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考核合格,才有资格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

说明:上述学术会议主办单位须为省级及以上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学术组织。

 

七、中期考核

1.考核时间:中期考核在第4学期内进行。

2.考核目的: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考查硕士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通过考核进行分流,优胜劣汰。

3.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三方面。

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包括思想品德与学术道德、遵纪守法与劳动纪律、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集体观念与文明礼貌等。

理论知识考核:应修满27学分,加权平均成绩不低于70分。

科研能力考核: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符合要求,选题符合本专业研究方向要求、研究方案详实可行。从获取信息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实验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

4.考核具体办法及分流处理:

见《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试行)》。

 

八、学位论文

1.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调查及预实验研究等,进行论文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选题一般应在研究方向范围内,要利用本专业的优势。

2)选题应对科学技术进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能够对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做出一定的实际贡献。

3)选题应能够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应在自己的选题范围内做查新工作。

4)选题还要从研究条件或时间考虑,课题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研究材料和经费基本具备;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开题

硕士生应于第3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论文题目、选题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参考文献五个方面。具体按照学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相关规定执行。

3.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应该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1年。

 

九、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

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学科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2.完成所有培养过程环节考核并达到相关要求。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4.硕士生学术成果要求按学位办公室相关规定执行。